English

电视新闻现场感与真实性刍议

1999-11-16 来源:光明日报 刘京山 我有话说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对电视新闻而言,现场感是直接影响其真实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报刊、广播类新闻相比,电视新闻的优势就在于它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图、文、声并茂。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喜闻乐见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自己能够耳闻目睹基础上的。无论从大众传播学还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现场感在电视新闻中都具有独特的效应和重要的作用。

现场感与同期声息息相关

电视新闻的同期声一般包括位于“现场”的记者和被采访者的讲话以及特定环境中的背景声。如果作一个比较:同样一条新闻用同期声或播音员配解说词来制作,现场感强的肯定是前者。道理很简单,前者是“原汁原味”的,后者是经过加工的,电视新闻加工的痕迹越重,可信性越差。

记者在现场从观众的视角去观察或者通过当事人、目击者、知情群众、权威人士之口讲述新闻事件,目的只有一个:将这里发生的新闻直接告诉你。

为了增加新闻的可信度,越来越多的电视记者现在大都采用现场报道的方式,即记者站在画面中“现身说法”。这种方式比单纯用镜头加上播音员配解说更具现场感。近年来,我们许多记者越来越多地采用现场报道的方式,发挥了电视新闻独特的表现优势。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不少记者在现场报道时,虽然手持话筒、面对观众侃侃而谈,仍给人“不到位”的感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记者没有真正掌握现场报道的内在规律。这种单纯地出个记者的镜头,然后来一个“开场白”再配上解说(不管是记者本人还是由播音员来配解说)的新闻屡见不鲜。往往这个“开场白”又与新闻中的导语重复。要避免缺乏现场感的现场报道必须把构成现场感的两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缺一不可。

事实上,很多现场感很强的电视新闻中根本看不见记者的身影。例如1981年3月30日美国总统里根遇刺的新闻以及同年10月6日埃及总统萨达特被刺的新闻,乃至1988年6月18日土耳其总理厄扎尔遭枪击的新闻,都不是现场报道,均采用后期播音员配解说的方式播出。但由于片中镜头的运用和同期效果声的处理恰到好处,产生了冲击力很强的现场真实感。又如,荣获1996年度全国电视好新闻一等奖的《代表民心的四次掌声》,不但没有记者的“开场白”,甚至连播音员的声音都很少。这条新闻的成功之处在于,记者从人们司空见惯的场景和氛围中,用会议报告人加观众鼓掌的同期声突出了一个严肃而鲜明主题:祖国统一大业是民心所向,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住的。

目前播出的电视新闻中,记者和被采访者的音质相对较高,现场背景效果声(包括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同期声在后期编辑时被压低为背景声)处理欠佳。主要表现为:有画无声;声画错位;声音断裂。导致背景声“失真”的原因大体有三个:一是前期采访时,录音质量先天不足,后期剪接时无能为力;二是前期录音质量尚可,后期编辑时处理不当;三是节目合成和播出时对背景声要求不高。

倘若对目前中央电视台日常播出各档新闻节目做一个粗略的统计,同期效果声好的,声音断断续续质量不高的和解说词配“哑吧”画面的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尤其是那些再现热火朝天的工地,繁华喧闹的街区,学校教室乃至文艺舞台的新闻,背景效果声已成为整套电视新闻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背景效果声的新闻在这里非但谈不上感染力,而且其真实性也大受影响。

要杜绝这类没有现场感的新闻,记者在前期采访和后期编辑时,不妨视“电视观众”为“广播听众”。假如从背景效果声中,听不出是工地还是闹市,听不出特定的典型环境,那么,同期声的效果自然大大降低,现场感也会随之减弱。

一些有声有色,形神兼备的成功之作在这方面颇值得借鉴。荣获1997年全国电视好新闻系列报道一等奖的《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中有这样一条新闻:记者和编辑在报道江泽民出席美国当地华侨举行的盛大晚宴时,敏锐地意识到:无论是共和国主席的个人魅力,还是海外赤子的一片真情,无论是热烈动人的场面,还是整个宴会的政治氛围都难以用解说词或记者的道白完全表达出来。于是,记者编辑在采编这条新闻时,打破了一般处理时政新闻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常规,采用了大量同期声和背景效果声,不但烘托出了现场热烈的气氛,也大大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荣获1995年度全国电视好新闻一等奖的体育新闻《六年冠军梦圆梦在津门》除导语外,一句解说词也没用,完全是靠现场运动员挥拍上阵的抽杀声,观众呐喊助威喝彩声以及生动贴切的现场采访同期声,把中国乒乓球队历尽艰辛,夺回冠军杯的喜讯,中国运动健儿的风采,中国人的自尊与豪情真实、准确、及时地展现给亿万电视机前的观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现场感与镜头的运用密不可分

从电视画面看,同一时空内的镜头一般比不同时空内的镜头现场感强。这不仅是由于同一时空内的镜头便于将新闻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景物连贯地表现出来,而且在受众心理上更具可信性;而分切镜头虽然表现范围更广些,但由于时空的转换,剪接后视觉上会分散注意力,进而在受众意识中,易产生被迫顺着别人(采编者)的眼光和倾向来看待新闻中的人和事的心理。这大概是目前一些学者为了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性,鼓励多用长镜头拍摄,主张少用分切镜头进行蒙太奇编辑的缘故。

那么,目前电视新闻中在镜头运用上的现状如何呢?可以说,播出的大多数新闻依然在用远、全、中、近、特的不同景别的分切镜头剪接,而以推、拉、摇、移、跟为特征的长镜头采用的相对较少。

笔者认为这种状况基本上切合电视新闻制作的实际。

日常生活中,适于长镜头表现的新闻事件和环境并非随处可见。很多情况下新闻的背景,新闻人物都处于不同的时空中,只不过这些分散、复杂的关系中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这就决定了拍摄者不可能为了理想中的现场感一味地采用长镜头去加以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强调新闻的现场感时,切不可把长镜头和分切镜头对立起来,以为只有长镜头才是突出现场感的最佳选择,而用了分切镜头现场感必然减弱。在实际应用中,长镜头和分切镜头完全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形成“优势互补”。有些情况下,长镜头的表现力并不比分切镜头差;用了分切镜头同样可以增加新闻的现场感,关键是要调动或借助其它组成现场感的因素来弥补镜头上的不足。

总之,在用什么样的镜头突出现场感这点上,把长镜头和分切镜头绝对化,孤立地、静止地评判其优劣是形而上学的态度。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况且复杂的事物本身还在变化之中,究竟怎样利用镜头的特性增强现场感,归根到底要根据特定的时空关系。这里首先应当遵循的是真实性原则。具体地说就是要准确、无误地把握好表现特定环境的“度”。

用镜头表现环境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正如文学和影视片创作中常遇到的“找故事容易,找细节难”。所谓“细节”在电视新闻中实为最有典型性、最有个性、最具独特表现力的景物。忽视了这个“细节”即使是现场直播也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1998年夏柬埔寨大选时,为了及时播发消息,中央电视台派出的报道组专门携带了先进的DSNG(移动卫星地面站)。报道组发回的第一条新闻采用的是双视窗现场直播方式。从理论上讲,这条三分钟的现场直播报道应该有较强的现场感,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除了缺乏必要的效果声外,记者身后的背景不典型是主要原因。当时由于客观条件有限,移动卫星设备只能架设在一家小旅馆顶层的小平台上,活动空间狭窄。记者身后便是平台的围墙。因此,观众很难从画面上判断出记者所在的准确位置,失去了视觉感性认识,如果换一个更具当地特点的环境做背景,视觉上的现场感会大大加强。

那么,是不是选择了典型环境做现场报道,新闻就一定真实可信了呢?不一定。例如:1998年夏秋季节,我国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中央电视台在全面反映灾区抗洪情况时,大量采用了现场报道的方式。其中有一条现场感较强的新闻:记者手拿话筒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向观众介绍抗洪一线的情况,颇有感染力。问题出在观众从画面的背景中看到记者身后不远处就是堤岸。于是难免产生疑问和错觉:是不是那个地区全被水淹了?如果不是为什么记者不站在岸上,非要跳进水里报道呢?假如有的观众误认为整个地区已被水淹,这条新闻就不单单是虚假的问题,而且有误导之嫌。所以,选择典型环境增强现场感必须以真实性为前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